基本信息
全名:兰德尔·威廉·罗兹(Randall William Rhoads)
出生日期:1956年12月6日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
逝世日期:1982年3月19日(25岁)
职业身份:吉他手、作曲家
音乐流派:重金属、新古典金属
代表乐队:Quiet Riot(1975–1979)、奥兹·奥斯本(Ozzy Osbourne)个人乐队(1979–1982)
教育背景:伯班克高中提前毕业,师从母亲学习古典吉他
人生轨迹
1. 音乐世家的启蒙(1963–1971)
7岁握起第一把吉他:母亲德洛丽丝开的穆索尼亚音乐学校成了他的摇篮,那把老旧的Gibson古典吉他是他祖父留下的,弦距高得硌手,他硬是练到指尖起茧。
古典与摇滚的撕扯:白天学巴赫的赋格曲,晚上偷听Led Zeppelin的唱片,同学笑他“穿西装弹摇滚动次打次”,他回怼:“音符哪有高低贵贱?”。
第一场摇滚现场震撼:14岁看Alice Cooper演出,荧光骷髅头砸在舞台上那一刻,他扭头对弟弟说:“这才叫活着!”。
2. Quiet Riot的淬炼与失落(1971–1979)
背心配领带的叛逆:16岁和发小凯文·杜布罗组乐队,定做带波点图案的飞行V型吉他,指板镶嵌领结标志——台下观众哄笑“像马戏团小丑”,他甩出一段速弹震住全场。
两张无人问津的专辑:1978年《Quiet Riot I》在日本发行,仓库积压到发霉;巡演挤在破面包车里啃冷三明治,杜布罗骂唱片公司“耳朵聋了”,他默默加练新编曲18。
解散前的最后疯狂:1979年9月洛杉矶告别演出,唱到《Slick Black Cadillac》时砸了那把总跑弦的SG吉他,碎片送给粉丝:“拿去做项链吧,比放我这有用”。
3. 奥兹风暴中的金色两年(1979–1982)
凌晨四点的面试奇迹:奥兹醉醺醺打开酒店门,看他背琴盒站走廊:“弹段听听?”他刚插电,奥兹挥手打断:“别弹了,就你了——你看上去像我的吉他手!”。
冻到发抖的英伦冬天:人生第一次离开加州,在英国租屋没暖气,裹毯子写《Goodbye to Romance》,奥兹哼旋律他填和弦,曲成那刻两人碰啤酒罐:“去他的黑色安息日!”。
录音棚里的完美主义:录《Mr. Crowley》管风琴前奏时重来27遍,制作人摔门走人,他通宵调试效果器,天亮时回声“像从地狱飘上来”。
巡演巴士上的琴弦人生:1981年《Diary of a Madman》巡演,每场必演《Suicide Solution》,灯光打在他白色Les Paul琴上反光刺眼,乐迷吼:“琴比人还闪!”。
4. 骤停在25岁的休止符(1982.3.19)
最后一次恶作剧:佛罗里达巡演中途休息,他和化妆师溜上小型飞机,想低空掠过巴士吓醒队友。第三次俯冲时机翼刮到车顶,失控撞向民宅——火焰吞没驾驶舱前,他紧抱那把贴满胶布的练习琴。
奥兹的崩溃与忏悔:惊醒时只见飞机残骸插在巴士顶棚,他嘶吼“这不是玩笑!”随后取消全年演出,躲酒店撕烂所有曲谱:“少了他,这些音符都是废纸”。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早期通过社交媒体(Instagram、Facebook)分享日常穿搭与生活照片积累人气,以清新自然的形象迅速走红。因外貌酷似韩国偶像林允儿,被媒体和粉丝赋予“泰国小润娥”标签,成为其标志性记忆点。
张艺凡
从哭包少女到硬核演员,她以“每个角色都是打破重生的机会”为信条,在流量与实力的博弈中寻找平衡
金珍妮(김제니, Jennie Kim)
金珍妮(김제니, Jennie Kim)10岁啃着英语词典闯新西兰,21岁顶着主Rapper头衔炸翻全球舞台;28岁自建厂牌单挑欧美乐坛,科切拉压轴那夜——她攥着话筒对九万人喊:“这世上只有两种舞台:我的,和别人的!”
上松秀実(上松なぎさ)
15岁起频繁参加音乐选拔活动,因家庭经济压力与校园人际关系困境,高中阶段选择退学,此后专注于音乐创作,常驻东京地下音乐圈进行街头演出
张俪
2007年顶着中戏光环出道,在《金耳环》里演活叛逆少女夏宣,却被海岩剧迷吐槽“演技青涩”。2008年化身《双城变奏》钢琴天才赵文芳,弹琴戏拍到手指抽筋。
Sensual Jane(圣苏珊·简)
矛盾美学:东欧血统的冷冽骨相与南欧式丰腴肉身的奇妙融合,被导演形容为“哥特教堂里长出的巴洛克玫瑰”;
郭爽
郭爽这位四川姑娘从重庆剧场跳到上海万人舞台,熬到总选第47名却因恋爱曝光跌跟头;咬牙爬起唱完《Honor》转身退团——这偶像路走得比公演还跌宕!
松任谷由实(Yumi Matsutoya)
松任谷由实(Yumi Matsutoya)这位八王子姑娘嫌画画不过瘾,改名写歌竟垄断三年销量榜;演唱会骑真大象砸钱造梦,结果六十岁专辑还能冲榜首——这大姐的人生比舞台更魔幻!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