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信息
本名与出生:张柏芝(Cecilia Cheung),1980年5月24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母亲为中英混血,父亲为上海人。9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13岁进入坎伯威尔女子文法学校就读,高中毕业后返港。
出道契机:1998年因一支柠檬茶广告被星探发掘,随后被周星驰选中主演《喜剧之王》,凭借“柳飘飘”一角一炮而红,成为香港新一代“玉女掌门人”。
职业生涯与艺术成就
影视巅峰
早期经典:1999年主演《星愿》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2004年凭借《忘不了》夺得金像奖、金紫荆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三料影后,奠定实力派地位。
国际突破:2001年主演韩国电影《白兰》,成为首位入围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女主角的华人演员;2005年参演陈凯歌导演的《无极》,影片获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多栖发展
音乐事业:1999年发行首张EP《任何天气》销量破白金;2011年复出后发行单曲《曾经》,并尝试MV导演与编剧。
综艺活跃:2021年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2》展现唱跳实力;近年频繁参与《妈妈咪呀》《让生活好看》等真人秀,塑造独立女性形象。
家庭生活与情感历程
婚姻与育儿
婚姻波折:2006年与谢霆锋结婚,育有长子Lucas(谢振轩)、次子Quintus(谢振南),2012年离婚;2018年秘密诞下第三子Marcus,生父身份成谜。
育儿成就:长子Lucas于2025年获英国剑桥大学预录取,次子Quintus获皇家钢琴八级证书,幼子Marcus幼儿园毕业。张柏芝以“自然教育”理念著称,带孩子们参与公益活动,培养独立性与同理心。
艺术疗愈
绘画之路:2012年离婚后开始自学绘画,作品以抽象风格为主,曾为乳腺癌防治基金设计标识,并通过绘画疗愈情感创伤。
多元兴趣:擅长赛车、冲浪、滑冰等运动,近年尝试短剧制作与东南亚影视合作。
公益事业与社会责任
慈善行动
重大捐赠:2023年向京津冀暴雨灾区捐款2000万元,甘肃积石山地震捐款1200万元;长期资助艾滋病儿童治疗与教育。
身体力行:2002年为香港医院筹款表演飞车重伤险瘫痪;2013年亲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义演;定居新加坡后每周参与社区义工,为弱势群体分发食物。
公益理念
成立“张南轩慈善基金”,以三个儿子名义持续捐助;倡导“财富源于努力,幸福源于付出”,通过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温暖。
现状与未来展望(截至2025年3月24日)
事业动态:逐渐复出影视圈,参与短剧制作及东南亚市场合作;社交媒体持续分享育儿日常与健身生活,抖音账号粉丝超5000万。
商业布局:自创品牌涉及母婴用品与艺术衍生品,2024年推出亲子绘画课程线上平台。
公众形象:从“玉女掌门”转型为“励志单亲妈妈”,被《时代》杂志评为“亚洲最具影响力女性”之一。
光影内外的人生剧本
张柏芝的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18岁惊艳影坛,23岁问鼎影后,31岁经历婚变低谷,44岁以母亲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重生。她的职业生涯映射了港片黄金时代的余晖,而个人历程则诠释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坚韧成长。正如她笔下的抽象画作——看似随性泼洒,实则每一笔都是对命运的自愈与超越。未来,这位“被时光偏爱的女神”或许将继续证明:人生最大的奇迹,从来不是完美无瑕,而是破碎后的重塑与绽放。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劳锦嫦从“二手冠军”到商界女王,劳锦嫦把命运的玩笑写成励志剧本——她拒做豪门花瓶,靠真本事从公关拼到地产,更在丈夫遇刺时以柔肩扛起全家;人生如棋,她落子无悔:光芒不必来自后冠,自己点灯照的路才最亮。

陶珞依
陶珞依10岁北漂跳芭蕾,16岁选美夺冠→20岁硬闯央视主持人大赛→双学位才女变身演员!从温婉妃子香墨玉到毒舌师姐丁敏君,从《流浪地球》教师到《珠帘玉幕》商娘—34年戏路百变不停歇。

梅田みなみ(梅田南)
出道前为福冈县全职主妇,婚后生活稳定但存在“夫妻生活不满足”的设定,片商以此打造“反差感”人设。2025年3月通过SOD本物系列出道,片商强调其“邻家感笑容”和“小麦肤色”的亲民形象,但未公开具体入行原因。

吴倩莲
吴倩莲从穿二手衣的倔丫头到银幕女神,拒嫁天王却为平凡人洗手作羹汤;晚年银发素颜开船潜水——她的人生哲学:烟火江湖里,清醒活成自己的江湖!

화정(花井)
18岁时在韩国最大直播平台AfreecaTV开启主播生涯,早期以清纯形象和活泼互动风格积累人气。后期逐渐尝试性感热舞、比基尼写真等主题,凭借“甜美笑容+大胆表演”形成独特标签。

易烊千玺
他的故事不仅是流量时代的转型样本,更印证了艺术与商业、个人表达与公共价值的兼容可能

蛯原姫奈
蛯原姫奈早年通过常规演员路径入行,未经历选秀或女团等曝光度高的渠道,职业生涯起步平稳。与同年代活跃的艺人相比,避开话题炒作,专注演技打磨,风格偏向传统演员路线,最终不温不火默默的消失。

黄星羱(Andy Huang)
黄星羱(Andy Huang)这位柳州民歌小子攥着长笛闯进央视,靠《喵喵喵》和少年韩信打开片场;说“要演戏”就真从中戏全国第二读到伦敦剧场——十四年从童嗓到戏骨,每一步都踩准节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