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本名:包美圣
出生日期:1958年
出生地:中国台湾台中市
教育背景: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
职业身份:民歌手(1977-1980)、企业管理者
家庭状况:丈夫陈安斌(台大集邮社社长),育有二子一女
定居地:美国(1980-1991)、台湾新竹市(1991年后)
人生轨迹
1. 音乐启蒙与校园时期(幼年-1977)
家庭熏陶:小学一年级听母亲教唱《绿岛小夜曲》,高中假期自学吉他,常与母亲合唱《梅花》。
首支创作:19岁写《悟于十九》(后改名《成长》),记录同学情感困惑,自嘲“像帮朋友传话”。
2. 金韵奖与民歌巅峰(1977-1980)
一战成名:1977年以原创曲《成长》获第一届金韵奖创作组优胜,评委惊叹“19岁女生的清亮童嗓像山涧敲银铃”。
被迫爆红:
哭录《捉泥鳅》:嫌儿歌风格“丢面子”,被制作人哄着录完,意外成全民神曲。
撞脸侯德健:与曲作者同村长大却不熟,演唱会他扮“大哥哥”带她唱《捉泥鳅》成经典画面。
高产四年:连推《包美圣之歌》《长空下的独白》《那一盆火》《樵歌》四专,其中《樵歌》弦乐编曲被誉“民歌交响诗”。
拒商业化:公开批评“为流行写歌会毁掉民歌”,坚持只唱触动自己的词曲。
3. 赴美深造与家庭转型(1980-2000)
急流勇退:1980年毕业即嫁学长陈安斌,赴美陪读,直言“唱歌是课外活动,从未想当职业歌手”。
股市崩盘催生创业:
1987年夫妇投资惨赔,丈夫转向“电脑理财决策”研究;
1991年返台创办宝基资讯,她从行政做起,十年磨成科技公司总经理。
4. 短暂复出与现状(2004至今)
25年首露面:2004年“民歌三十”演唱会登台,调侃:“当年没化妆师,现在皱纹多了反而要化妆!”逗笑全场。
企业顾问生活:公司获国际投资后转任顾问,子女成人,笑称“集邮爱好终于能接班丈夫”。
代表作品
经典专辑:
《包美圣之歌》1978《捉泥鳅》全民翻唱,《钗头凤》把宋词唱成民谣
《长空下的独白》1979同名曲成校园毕业季必唱,学生写信谢她“治愈联考压力”
《那一盆火》1980改编民谣《喜只喜的今宵夜》被誉“古董新声”
《樵歌》1981靳铁章写隐士主题,弦乐+管钟编曲刷新民歌格局
单曲:
《小茉莉》:金韵奖合辑首发,童声唱法让制作人惊呼“这嗓子吃CD长大的?”
《妈妈的信》(《樵歌》收录):唱哭留学生,海外电台点播率TOP3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从负债练习生到手握音乐、影视、公益三重王牌的艺术家,李知恩用17年印证了“强大是最好的保护盾”。

周鹤年(주학년,Ju Hak Nyeon)
周鹤年(주학년,Ju Hak Nyeon)靠治愈笑容从选秀F班拼到偶像顶流,却因东京一夜私会跌入性交易疑云;被公司闪电解约、队友集体割席后,硬扛20亿索赔官司——26岁从天堂直坠地狱,偶像梦碎得比成名更猝不及防!

王栎鑫
这位36岁的湖南伢子,正以更松弛的姿态探索音乐剧与虚拟领域,书写属于他的“再出发”传奇

邱慧雯(艺名雯雯,昵称“阿舍乾妹”)
早年任职于微风广场销售阿舍食堂干面,因清秀甜美外形被网友发掘,获封“阿舍乾妹”称号。被微风集团签约为代言人,正式进入演艺圈。2011年参与综艺《大学生了没》《康熙来了》,以“网络人气美女”身份打开知名度。

苏新皓
苏新皓这位“重庆街舞赛里奖杯比人高的小豆丁,用十年汗水把地板动作磨成舞台高光——从跳Breaking顺拐的帅帅,到国风混搭舞担苏五番,他每一步都踩在‘热爱’二字的正中央。”

岳翎
岳翎从孤儿厂妹到琼瑶剧女王,眼泪赚尽收视却厌透哭戏;38岁退圈种花养狗——她活通了:戏里苦情够多,戏外甜味要自己熬!

刘柏辛(Lexie Liu)
从长沙学霸到国际音乐先锋,刘柏辛用十年打破文化壁垒:拒绝韩娱合约,敢闯SXSW音乐节;把中国风塞进电子节拍,让世界听见东方新声。她的故事写满Z世代的野心——音乐无国界,梦想靠自己混音!

王一博
带火“抹额”“云纹”等古风元素,推动汉服周边产业发展;担任中国滑板运动推广大使,带动青少年极限运动热潮;《无感》歌词“太阳下山了夜里也有灯打开”成为Z世代励志语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