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美圣

6天前发布 24 0 0

包美圣这位清亮童嗓的台大女生靠《捉泥鳅》红遍台湾,结果觉得唱歌太商业,扭头就跟老公去美国搞电脑;​​​​二十五年后回舞台抖个包袱,台下观众才恍然大悟——当年那批学生仔,原来一直没把她忘掉!​

收录时间:
2025-07-25
包美圣包美圣
包美圣
跳舞视频

基本信息​​

​​本名​​:包美圣

​​出生日期​​:1958年

​​出生地​​:中国台湾台中市

​​教育背景​​: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

​​职业身份​​:民歌手(1977-1980)、企业管理者

​​家庭状况​​:丈夫陈安斌(台大集邮社社长),育有二子一女

​​定居地​​:美国(1980-1991)、台湾新竹市(1991年后)

人生轨迹

​​1. 音乐启蒙与校园时期(幼年-1977)​​

​​家庭熏陶​​:小学一年级听母亲教唱《绿岛小夜曲》,高中假期自学吉他,常与母亲合唱《梅花》。

​​首支创作​​:19岁写《悟于十九》(后改名《成长》),记录同学情感困惑,自嘲“像帮朋友传话”。

​​2. 金韵奖与民歌巅峰(1977-1980)​​

​​一战成名​​:1977年以原创曲《成长》获第一届金韵奖创作组优胜,评委惊叹“19岁女生的清亮童嗓像山涧敲银铃”。

​​被迫爆红​​:

哭录《捉泥鳅》:嫌儿歌风格“丢面子”,被制作人哄着录完,意外成全民神曲。

撞脸侯德健:与曲作者同村长大却不熟,演唱会他扮“大哥哥”带她唱《捉泥鳅》成经典画面。

​​高产四年​​:连推《包美圣之歌》《长空下的独白》《那一盆火》《樵歌》四专,其中《樵歌》弦乐编曲被誉“民歌交响诗”。

​​拒商业化​​:公开批评“为流行写歌会毁掉民歌”,坚持只唱触动自己的词曲。

​​3. 赴美深造与家庭转型(1980-2000)​​

​​急流勇退​​:1980年毕业即嫁学长陈安斌,赴美陪读,直言“唱歌是课外活动,从未想当职业歌手”。

​​股市崩盘催生创业​​:

1987年夫妇投资惨赔,丈夫转向“电脑理财决策”研究;

1991年返台创办宝基资讯,她从行政做起,十年磨成科技公司总经理。

​​4. 短暂复出与现状(2004至今)​​

​​25年首露面​​:2004年“民歌三十”演唱会登台,调侃:“当年没化妆师,现在皱纹多了反而要化妆!”逗笑全场。

​​企业顾问生活​​:公司获国际投资后转任顾问,子女成人,笑称“集邮爱好终于能接班丈夫”。

代表作品

经典专辑​​:

《包美圣之歌》1978《捉泥鳅》全民翻唱,《钗头凤》把宋词唱成民谣

《长空下的独白》1979同名曲成校园毕业季必唱,学生写信谢她“治愈联考压力”

《那一盆火》1980改编民谣《喜只喜的今宵夜》被誉“古董新声”

《樵歌》1981靳铁章写隐士主题,弦乐+管钟编曲刷新民歌格局

单曲​​:

​​《小茉莉》​​:金韵奖合辑首发,童声唱法让制作人惊呼“这嗓子吃CD长大的?”

​​《妈妈的信》​​(《樵歌》收录):唱哭留学生,海外电台点播率TOP3

男人加油站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