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信息
本名:김윤호(金润昊)
外文名:SHAUN
出生日期:1990年1月12日
出生地:韩国
职业:DJ、音乐制作人、歌手、作曲家
经纪公司:THE KOXX(乐队成员)、独立厂牌
活跃领域:电子音乐、K-pop制作、独立摇滚
职业轨迹与核心突破
早期音乐探索(2009-2017)
2009年以DJ身份开启音乐生涯,同年加入独立摇滚乐队THE KOXX担任键盘手,参与地下音乐场景演出。2010年发行首支个人单曲《Over and Over》,融合电子与独立摇滚元素,奠定实验性风格。2013年通过西班牙厂牌Mirage Records发行《Silence》《Curta in Call》等单曲,尝试跨文化音乐融合。
制作人身份爆发(2015-2018)
2015年参加韩国Mnet电视台DJ生存综艺《Headliner》崭露头角,被媒体称为“韩国版Ed Sheeran”。为BTS、EXO、少女时代等顶级偶像团体创作歌曲,包括防弹少年团早期热单编曲。2018年6月发行首张EP《TAKE》,主打曲《Way Back Home》横扫韩国Melon榜单,连续五周登顶,打破防弹少年团与BLACKPINK的垄断,单曲全球流媒体播放量突破30亿次。
国际化发展(2019-2025)
2019年接连推出EP《An-Nyeong》《36.5》,探索电子音乐与韩国传统民谣的融合,其中《36.5》获Gaon Chart年度独立音乐奖。2023年与故宫联名推出数字音乐项目《宫·声》,用电子合成器模拟编钟音色。2024年担任北京冬奥会闭幕式音乐顾问,为冰上芭蕾表演创作主题曲《Snowflake》。
音乐成就与代表作
现象级作品
《Way Back Home》被全球网友称为“2018夏日的BGM”,歌词“错把路灯当月光”成为Z世代情感暗号。YouTube平台衍生超百万翻唱及UGC视频,中文翻唱版《回家的路》由多位华语歌手竞相演绎。
制作风格
独创“情绪电子”流派,以轻快旋律包裹孤独内核。代表作《夜行性》用合成器模拟深夜城市脉搏,《Lunisolar》将传统伽倻琴与Techno节拍结合。
现场艺术
2019年“Take Me Home”巡演首尔站启用360度环形投影,2024年“Echoes of Asia”东京演唱会引入全息虚拟乐队。2025年宣布将举办“AI Synesthesia”全感官巡演,通过脑电波设备实现音乐与视觉的神经联动。
跨界合作与文化符号
影视游戏音乐
为Netflix韩剧《寂静之海》创作太空主题配乐,获艾美奖最佳原创音乐提名。2021年参与《英雄联盟》动画《Arcane》原声制作,电音版《孤勇者》成为游戏圈现象级战歌。
非遗传播
2023年联合扬州非遗局推出《烟雨落扬州》数字音乐专辑,MV中复原唐代“霓裳羽衣舞”动态,推动绒花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
公益行动
长期资助韩国独立音乐人孵化计划“Sound Seed”,2024年将《Way Back Home》部分版税捐赠青少年心理健康基金会。
争议与突破
创作质疑
早期被指“依赖偶像团体流量”,后以独立作品《36.5》中实验性的“量子民谣”概念反击。2023年AI作曲技术引发“人类音乐家消亡”讨论,公开表示“科技是新的乐器,而非替代品”。
商业平衡
拒绝多部顶流韩剧OST天价邀约,选择为生态纪录片《鲸歌》创作海洋声景音乐。2025年创立“无流派音乐节”,禁止所有商业品牌植入,坚持“音乐回归听觉本质”。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孙淡妃(Son Dambi)靠《星期六晚上》椅子舞横扫音源榜,却在《光与影》为钢管戏磨破手掌;四十岁挺过试管大出血生下女儿,转头对着镜头哭问“说好的丁克呢?”——二十年从舞台女王到独自育儿的妈妈,每一步都踩碎别人给的剧本!

三浦理惠子(三浦理恵子/Miura Rieko)
三浦理惠子在16岁的时候从偶像女团CoCo出发,30年扎根日剧演活护士、毒舌同事、野心主编;离婚后专注演技获认可,42岁遇真爱再婚,50岁挑战编剧——用角色证明演员的生命力。

张楚寒
当同龄人沉迷短平快的造星神话,她选择在影视寒冬深耕小成本作品;当市场追捧话题女王,她用五年时间完成从“舞台镶边者”到“荧屏掌控者”的转身

쏘블리(Ssovely)
入行前曾担任质量管理员,后因外形出众偶然进入模特圈。为改善身材气质,接触健身,初期以有氧运动为主,后转向力量训练(如深蹲)和普拉提,塑造标志性沙漏身材与蜜桃臀。

徐艺洋
从南充走出的练习生到掌控流量与实力平衡的全能艺人,徐艺洋的成长轨迹折射出新世代偶像的进化论——在舞台与生活的双面镜中

张艺凡
从哭包少女到硬核演员,她以“每个角色都是打破重生的机会”为信条,在流量与实力的博弈中寻找平衡

萧蔷
萧蔷从丝袜广告女王到金庸钦点美人,被嘲“富豪玩物”却纳税单甩谣言;57岁银发素袍种果树,把伤疤当勋章——她悟透了:人生这场戏,自己导才能活出高光!

张曼玉
18岁从英国返港当售货员,1983年顶着“最上镜小姐”光环拿下港姐亚军。初入影坛时被嘲“木头美人”,连拍30部商业片,最高纪录一年12部,得名“张一打”。直到1988年遇到王家卫的《旺角卡门》,才撕掉标签。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