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郑岩
出生地:山东安丘(1966年1月)
教育背景:
1988年获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士学位;
200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历史学博士学位。
职业身份: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省博物馆副馆长。
学术兼职: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兼职研究员。
国际履历:
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访问学者(1996-1997);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998-1999);
哈佛大学美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2013-2014)。
人生轨迹
1. 少年启蒙:文化馆油印讲义与汉墓速写(1984前)
父亲影响:画家父亲因时代挫折滞留县文化馆,家中堆满《文物》《考古》杂志,带他初识殷墟、大汶口文化。
第一次震撼:溜进封闭苹果园内的汉代画像石墓,手绘整本墓室石刻临摹,种下美术考古的种子。
2. 山大淬炼:师从刘敦愿的“考古黄埔一期”(1984–1988)
阴差阳错:报考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未果,转投山大考古专业,因选修课“汉画像石研究”契合兴趣。
恩师破格:携速写本拜见刘敦愿教授(原杭州艺专学生),被赞“盼了多年的画考古学生”,破例收为“准研究生”。
手抄传承:替刘先生誊写《左传》《史记》笔记,共读郭沫若签赠版《美术考古一世纪》,奠定跨学科视野。
3. 博物馆蛰伏:冷板凳上的学术自救(1988–2003)
十年孤寂:在经费短缺的山东省博物馆,白天整理库房青铜器,夜啃英文美术史原著,自学巫鸿著作。
零经费调查:与友人骑自行车勘查济南荒山摩崖造像,手绘测绘近百处,成果后汇入《山东佛教史迹》。
博士攻坚:37岁赴社科院师从杨泓,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成汉唐美术转型里程碑。
4. 央美转型:让墓葬艺术走进美术史殿堂(2003至今)
破壁行动:2003年放弃副馆长职位调入央美,开设《中国美术考古学》课程,把考古材料纳入美术史叙事。
国际对话:与巫鸿联合发起“汉唐之间”学术会议,用《礼仪中的美术》译介推动中西方法论碰撞。
理论奠基:在《考古学提供的仅仅是材料吗?》中定义“美术考古学”,打通学科壁垒,影响清华、北大教材体系。
核心贡献
开创性专著: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2002/2016增订)提出“邺城规制”概念,破解汉唐墓葬艺术转型密码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2013)以霍去病墓石刻、徐显秀墓壁画为例,揭示墓葬艺术中的生死哲学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2021)从青州龙兴寺碎佛到圆明园兽首,探讨毁灭与再造的艺术史意义
跨界合作:
《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2007):与汪悦进用多媒介重构清代石坊,颠覆传统文物研究范式;
《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2008):与杨泓合著,成为高校首部跨学科教材;
《礼仪中的美术》(2005):主译巫鸿论文集,引介“纪念碑性”等关键概念至中文界。
颠覆性论文: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论证墓葬壁画空间逻辑颠覆传统绘画史叙事;
《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从虞弘墓揭秘丝路文化混生;
《西汉石椁墓与墓葬美术的转型》:以临淄刻石推翻汉代丧葬艺术分期定论。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2004年以非英语专业身份投出5.9万字简历,破格进入长沙新东方,大三即成为教学主管。课堂上跳上桌子教单词的视频全网疯传,学生称其“用迪厅热舞的节奏背abandon”。
杨文龙(单板滑雪运动员)
杨文龙14岁从江西武馆冰场,18岁在国际赛场‘打酱油’打到怀疑人生;22岁练出1980却错过冬奥,25岁把世界杯金牌和亚冬会金牌全搂进怀里—他说:“摔跤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忘了自己为什么站上跳台。”
周继红
周继红的四十年跳水生涯,折射出中国竞技体育治理模式的演变轨迹。从依赖个人英雄主义的草莽时代,到建立科学化培养体系;从国际赛事的跟跑者,到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邓志伟
邓志伟这位青岛小伙15岁在沙坑里摔到吐,靠188cm巨塔身板撞开世锦赛银牌大门;熬过三届奥运冲牌未果,37岁还敢和00后拼巴黎——这老汉用二十年证明:老将骨头比金牌硬!
吴晙诚(Oh Junsung)
从替补选手到世界排名前二十的跃迁,这个少年正在证明:乒乓球的叙事权,终将归于球拍与球桌的碰撞声
刘宇婕
刘宇婕顶着“刘国梁女儿”标签,却用高尔夫杆闯出自己的路——3岁挥杆,8岁世界夺冠,15岁站上AJGA巅峰。果岭上那个不服输的“赢赢”,正把父亲的大满贯梦一点点变成自己的现实。
斯蒂芬·库里
库里不仅是射手,更是篮球哲学的破壁者。他用三分球抹平天赋鸿沟,让野球场的孩子相信“创造力胜过模板”
中川翔子(Shōko Nakagawa)
中川翔子9岁丧父靠宝可梦熬过欺凌的东京女孩,16岁硬闯艺能界;唱红《空色Days》、配雅典娜、写10亿点击博客——从秋叶原宅女王到奥运火炬手,她证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