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晓彬个人资料简介
基本信息
姓名:巩晓彬(绰号“逍遥王”“战神”)
出生日期:1969年11月23日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
身高/体重:2.02米/104公斤
场上位置:大前锋
家庭背景:父母均为山东省篮球运动员,父亲巩宜彭曾任山东男篮教练;妻子及子女信息未公开。
教育背景:未接受高等教育,早期在山东省体校接受足球与篮球训练。
现职:国家篮球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篮球协会顾问。
职业生涯与成就
早期经历
足球启蒙:12岁进入山东省足球三队,因身高优势转投篮球。1985年转入山东省青年男篮,1987年入选国青队。
成名之战:1988年首届城运会代表济南队参赛,场均贡献25分钟内的“准两双”,率队获亚军并当选“最佳运动员”,一战成名。
CBA生涯(1995-2003)
效力球队:山东黄金男篮(现山东高速),8个赛季场均得分超20分。
主要荣誉:
1997-98赛季常规赛MVP+得分王(场均32.6分),CBA历史首位单赛季包揽两项大奖的球员。
4次CBA全明星、最佳技术奖(1997年)。
经典战役:2003年退役战狂砍42分9篮板,率山东队季后赛晋级。
国家队贡献(1989-2002)
亚洲赛场:
5次亚锦赛冠军(1989、1991、1995、1999、2001),3次亚运会金牌(1990、1994、1998)。
对韩经典:1998年亚运会决赛眉骨受伤缝针返场,率队大胜韩国20分,留下“邪魅一笑”名场面。
世界大赛:
1994年世锦赛第8名(中国男篮历史最佳),1996年奥运会第8名,两次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执教生涯(2003-2021)
山东男篮:三度执教(2003-2010、2011-2015、2019-2021),率队获2012-13赛季CBA亚军(队史最佳)。
青岛男篮:2015-2018年执教期间培养多名新人,带队进入季后赛。
技术特点与风格
技术标签:
全能前锋:兼具中远投、背身单打、策应能力,独创“直臂后仰跳投”命中率超55%。
比赛气质:场上风度潇洒,被称“逍遥王”;关键时刻强硬,生涯末节命中率常年居联赛前三。
短板:
体能分配:因早期足球训练习惯,防守端偶现“散步”争议。
脾气火爆:球员时期多次与教练冲突,1999年因与蒋兴权争执无缘悉尼奥运会。
社会影响与争议
篮球文化符号
山东篮球图腾:被誉“山东男篮教父”,影响力远超同期孙军(吉林)、胡卫东(江苏)。
名人堂认证:2024年入选中国篮球名人堂,与姚明、王治郅并列“移动长城”代表。
争议事件
酒驾风波:2021年因酒后驾驶公开致歉,呼吁公众遵守交通法规。
合同纠纷:2022年涉及山东高速俱乐部1,013万元借款纠纷案件。
公益与传承
青训推动:创办青少年篮球训练营,推动山东省男子篮球联赛发展。
禁毒宣传:担任莆田市禁毒形象大使,拍摄公益广告警示青少年。
荣誉与纪录
历史第一:CBA首位单赛季包揽MVP+得分王的球员(1997-98)。
国际认证:1999年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2024年入选中国篮球名人堂。
时代标签:亚运会夺冠次数最多球员之一(3次),亚洲赛场对韩国队胜率100%。
网友评价
巩晓彬以“逍遥王”的飘逸与“战神”的坚韧,成为中国篮球“94黄金一代”最具辨识度的符号。从足球少年到亚运旗手,从CBA传奇到争议教头,其生涯贯穿中国篮球职业化转型的阵痛与荣光。他既是山东篮球的精神图腾,也是国际赛场“移动长城”的重要基石;既因酒驾风波跌落神坛,又以名人堂身份重归荣耀。如今的巩晓彬,正以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在青训与争议的辩证中,续写“逍遥王”未完的篮球哲学。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穆旦它让年轻一代看见——真正的民族魂不在口号,而在知识分子放下笔杆走向战场的决绝,在幸存者于黑暗中书写光明的勇气。突破抒情传统,在《诗八首》中以哲学思辨解构爱情本质,被学界视为“新诗现代化”标杆。

库珀·弗拉格(Cooper Flagg)
弗拉格从缅因农场小子到NBA状元郎,弗拉格用18年写就热血剧本:U17决赛8秒4帽震撼世界,杜克大一横扫六项数据王,1.8%概率下生日夜戴状元帽——这白皮肤小子扛着“美国之子”名号,一脚踹开了达拉斯新时代的大门!

周云杰
周云杰的37年海尔生涯,是一部从“寒门焊工”到“全球智造领航者”的逆袭史诗

刘维伟
这位42岁的少帅,用二十年时间书写了中国篮球的逆袭叙事,却在巅峰时刻遭遇人生急刹

张艺谋
张艺谋的职业生涯是中国电影四十余年发展的缩影——从黄土高原的粗粝写实,到武侠美学的极致张扬,再到主旋律叙事的宏大建构,始终以“勤奋”与“变通”应对时代命题

细田守(Mamoru Hosoda)
细田守(Mamoru Hosoda)这位被宫崎骏写信劝退的落榜生,用《数码宝贝》暗黑剧场版杀出血路;他说:“吉卜力不要的剧本,正好用来建自己的梦想城堡!”

张宁(篮球运动员)
从跑山少年到亚洲第一的励志典范

格蕾塔·通贝里(环保少女)
阿斯伯格少女以罢课抗议点燃全球气候运动,联合国怒斥政客成就现象级传播;从《时代》封面到铜像拆除,从德国被捕到加沙救援,争议中重塑人道行动者身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