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信息
出生日期:1997年4月3日
出生地:陕西西安(成长于深圳)
星座:白羊座
惯用手:左手
家庭背景:父亲为医院副院长,母亲为护士,家庭支持其少年时期休学专攻斯诺克。
标签:“中国火箭”、“左手天才”、“斯诺克矛盾美学代言人”
职业生涯
“天才少年的荆棘之路”
8岁时,赵心童在深圳家楼下的台球桌上第一次握杆,半年后就能单杆破百。父母为支持其天赋,将家中房间改造成球房,并拜师“中国斯诺克教父”伍文忠。13岁斩获中青赛亚军,单杆143分的纪录让圈内惊呼“少年丁俊晖”。
“职业赛场的冰火两重天”
2016年通过业余世锦赛晋级职业赛,但早期战绩起伏,被诟病“准度惊人却防守薄弱”。2021年迎来爆发——英锦赛决赛10-5横扫布雷切尔,成为首位“90后”三大赛冠军;次年德国大师赛9-0零封颜丙涛,创排名赛决赛最悬殊分差。世界排名飙至第9时,舆论已将他与奥沙利文并称“进攻万花筒”。
“深渊与救赎”
2023年因涉嫌操纵比赛遭禁赛20个月,赞助商撤离、舆论反噬,甚至母亲一度以“自作自受”斥责。禁赛期间接受心理干预,自述“用伍文忠教的呼吸法对抗焦虑”。2024年9月解禁后,选择从次级赛事Q Tour重启,连夺三站冠军并轰出两杆满分147,被外媒称为“穿着业余马甲的职业杀手”。
“克鲁斯堡奇迹”
2025年持外卡征战世锦赛,从资格赛四连胜到正赛连克琼斯、雷佩凡、韦克林,半决赛17-7碾压七冠王奥沙利文。决赛面对50岁传奇威廉姆斯,在7-1、11-6、17-8的强势压制下,顶住对手反扑以18-12登顶,成为首位亚洲世锦赛冠军。夺冠夜身披五星红旗时哽咽:“这奖杯装着深圳球房的灰、禁赛室的泪,和西安老家的月光。”
荣誉与纪录
三大赛冠军:2021年英锦赛、2025年世锦赛
排名赛冠军:2022年德国大师赛
Q Tour三连冠:2024年奥地利站、曼彻斯特站、Q Tour 5
历史纪录:
首位亚洲世锦赛冠军
最年轻世锦赛决赛中国选手(28岁30天)
首位以业余身份夺冠的球员
排名赛决赛最大分差(9-0)
人物评价
“裹着丝绸的利刃”
奥沙利文称他“天赋超越同龄人,走位像用尺子丈量过”,但也直言“需要把火焰锻造成钢”。《北京青年报》形容其球风“如武侠剑客,招招见血却疏于防守”,粉丝则沉迷于他“左手挥杆时衬衫褶皱的流动感”。
“争议与真实交织”
禁赛期间,有人痛心“伤仲永”,也有人理解“小镇球房走出的孩子面对诱惑的迷茫”。复出后,他用Q Tour三连冠堵住质疑,决赛局掏出母亲绣的“忍”字护腕成经典画面。导演镜头下的他,既有17-7横扫奥沙利文时的杀气,也有擦拭奖杯时“怕指纹玷污历史”的稚气。
“斯诺克诗人”
业内人说他“用球杆写散文”——进攻如狂风骤雨,防守似留白意境。世锦赛决赛第28局,他放弃简单粉球选择高难度贴库红球,赛后解释“那一刻听见八岁时的自己在尖叫”。这种近乎偏执的浪漫主义,让他成为这项绅士运动中的异类诗人。
这位白羊座左手将的故事,早已超越体育范畴。从深圳城中村的台球桌到克鲁斯堡的镁光灯,他用球杆划出一道抛物线——低谷时是悔过的枷锁,巅峰时便成加冕的王冠。正如他夺冠后对镜头的笑谈:“斯诺克教我最重要的一课,不是怎么打进黑球,而是学会和袋口的失败对视。”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刘国梁这位河南小城走出的乒乓神童,20岁扛起中国首面男单奥运金;当教练带出两代大满贯,做主席把奖金翻倍让全球球员吃饱饭。如今握起联合国聘书,让小白球继续转动地球。

张宁(篮球运动员)
从跑山少年到亚洲第一的励志典范

桥本帆乃香(Honoka Hashimoto)
以“大器晚成”形象被日本媒体推崇,27岁仍保持高强度训练,每日专项体能训练超3小时。

金庸(查良镛)
金庸从怼训导主任的叛逆少年,到报业江湖左手写社评、右手造侠客的“金大侠”;他让郭靖喊出“为国为民”,自己也为香港回归拼尽全力。94年人生,他笑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但江湖永不散场。

石宇奇
石宇奇从南通少体校起步,历经伤病禁赛低谷,凭借拉吊突击的技术风格和顽强心态,逐步登顶世界第一。其生涯是坚韧与成长的缩影——以青年冠军奠基,用团体大赛证明价值,最终在个人赛事中确立统治力。

勒布朗·詹姆斯
以历史级天赋、超长巅峰期及对篮球运动的革新影响力,成为21世纪最具标志性的运动员

陈梦
陈梦这位青岛姑娘以水泥球台为起点,二十年专注淬炼出“大满贯级”坚韧;当“我的时代”宣言掀起舆论海啸,她在低谷中攒劲重生,用巴黎卫冕完成最铿锵的回应——真正的冠军从不被喧嚣定义,只在汗水浸透的每个晨昏里,以球拍丈量自我与时代的距离。

倪匡
倪匡从伪造公章逃港的亡命青年,到一手捏出卫斯理宇宙的科幻祖师;他让陈真踢碎“东亚病夫”招牌,陪黄霑蔡澜抽烟喝酒聊尽人间荒唐,87年人生,他笑称“每一天都是赚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