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本名:陈璟
职称: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0月聘任)
学术领域:凝聚态物理、量子光学、非厄密光学效应
教育背景: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理学学士(1997年毕业)
南京大学物理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学硕士(2000年毕业)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2005年毕业)
招生专业:光学(2025年仍仅招收光学方向研究生)
办公地点: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5教417室
人生轨迹
1. 求学游历期(1997–2008)
学霸模式:
30岁前拿下5个学位:2个学士(应用物理+计算机工程)、2个硕士(凝聚态物理+电子工程)、1个博士(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自嘲“靠奖学金出国逛了一圈”。
博士论文研究光学异常透射效应,奠定微纳光学仿真基础。
求职插曲:2005年博士毕业即失业,辗转中美实验室做短期研究,“没赶上自媒体风口,纯靠硬啃文献”。
2. 南开扎根期(2008–2021)
教授起步:31岁破格聘为南开教授,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科研冷幽默:
主持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攻“数学简单、物理漂亮”的课题,如用光学效应模拟量子现象;
调侃领域现状:“发不了Nature/Science?天文期刊专家更好忽悠”。
教学坦白局:
量子力学课初期“手抖硬撑全英文教学”;
原子核结构课因选课人少常停开,2024年欣慰备注“多三五个同学”。
3. 全网走红期(2022–2025)
简介文学爆红:2022年因官网自述“应该拿不到诺奖”“荣誉是浮云”登热搜第二,主页访问量飙至18万次,被称“力压普京的男人”。
真实师生关系:
学生曝“办公室打PS4被默许”,陈璟笑称“学生占着游戏机,我才能被迫工作”;
招生简介明码标价:硕士毕业需1篇二区文章,博士需3篇,“不帮找工作、不保毕业”。
跨界新尝试:2024年任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声明“不聊星座,只玩正经光学”。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陈晓敏这位鹤山农家女扛着杠铃撞开世界纪录大门,带血绷带缠出悉尼金牌;她说“学校比奖牌厚重”——128万拍卖奥运金建学堂,从体坛战神到助学先锋,腰伤再痛没弯过脊梁!

刘诗雯
刘诗雯这位抚顺砂轮厂走出的乒乓天才,18岁首夺世界杯创最年轻纪录,24年生涯揽20个世界冠军;历经奥运银牌之憾后转型国际乒联掌舵人,以博士深造续写体育传承——从球台到讲台,她始终在突破边界。

尤塞恩·博尔特
尤塞恩·博尔特这个从牙买加小城跑向世界的男孩,用9秒58和19秒19定义了人类速度极限;三届奥运包揽六金,却在巅峰时转身离去——跑道上的闪电侠,终成田径史上永恒的红色惊叹号!

刘宇婕
刘宇婕顶着“刘国梁女儿”标签,却用高尔夫杆闯出自己的路——3岁挥杆,8岁世界夺冠,15岁站上AJGA巅峰。果岭上那个不服输的“赢赢”,正把父亲的大满贯梦一点点变成自己的现实。

拉希德·华莱士(Rasheed Wallace)
拉希德·华莱士这位费城走出的篮球天才,在开拓者练就一身全能功夫却总差一口气;2004年空降活塞,靠直臂跳投和火爆脾气帮草根军团掀翻湖人F4——证明真正狠人从不怕被看扁,够拼就能把“怒吼”变成冠军呐喊!

汪小菲
这位44岁的企业家在直播间坦言:“人生下半场,只想做好父亲和酸辣粉。

玛哈·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
玛哈·哇集拉隆功这位曼谷皇宫出生的独苗太子,靠开战斗机当民航机长圈粉无数;从花花公子到骑单车接地气的国王——七十年把争议活成传奇,新王后加贵妃的配置照样稳坐王位!

诺罗敦·珍娜(柬埔寨公主)
诺罗敦·珍娜(柬埔寨公主)生来戴着公主冠冕,却把青春献给舞台灯光;6岁闯进名利场,14岁唱红《沂蒙山小调》——她像只衔花的小鸟,把柬埔寨的故事,轻轻放进中国人的心房。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