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信息
本名:崔玉
艺名:崔阿扎
出生日期:1990年11月30日
出生地:吉林省延吉市
民族:朝鲜族
国籍:中国
职业:网络主播、歌手、演员
身高:172cm
星座:射手座
活跃平台:YY直播(主阵地)、抖音(辅助内容)
经纪公司:话社传媒
代表作品:《算了》《风一样的人》《网红杀手》
主要荣誉:
YY年度最佳女金牌艺人
千万周星女王称号
2017年流行金曲排行榜“最流行网络人气奖”
2018年全球华语金曲奖“最具传播力音乐新人奖”
2019年克劳锐“年度最具影响力主播”
成长轨迹与职业转型
早年经历:
崔阿扎出生于延吉普通家庭,父亲早逝,自幼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是当地法官,家教严格,培养了她坚韧独立的性格。学生时期展露表演天赋,常参与校园文艺活动。大学主修传媒专业,毕业后尝试美甲店经营、网店销售等基层工作,后因生计压力进入直播行业。
直播崛起:
入行初期(2015年8月):以“崔阿扎”为名入驻YY直播,凭借高颜值与幽默互动快速积累人气,一年四个月即获“年度最佳女金牌艺人”称号,创下单周1068万元礼物收入的“千万周星女王”纪录;
内容突破(20167年):主演网络短剧《逗比主播》系列,开创“搞笑+情景剧”直播模式;跨界综艺《来啊,灶做吧》获“灶王”称号,奠定多栖艺人基础;
音乐跨界(2017年):发行首支单曲《算了》进军音乐圈,与MC天佑合作MV引爆话题,该曲斩获流行金曲排行榜“最流行网络人气奖”。
影视与时尚跃升:
2017年主演网络电影《网红杀手》,饰演被追杀的女主播,真实演绎行业生态;
2018年亮相戛纳电影节红毯,参与《男人装》杂志拍摄,成为首位登上该杂志封面的网络主播;
2021年参与综艺《主播,向前冲!》,展现户外竞技与直播结合的新形态。
内容特色与风格标签
直播创新:
全能型互动:融合歌舞、情景剧、美食制作,代表作《深夜厨房》直播烘焙甜品,单场观众峰值破百万;
语言艺术:以东北方言段子与即兴Rap结合,创造“老铁扎心”“社会摇”等网络热梗;
视觉设计:常以纯色长裙、微卷长发搭配柔光镜头,被时尚媒体评为“直播界氛围感教科书”。
音乐作品:
原创突破风单曲《风一样的人》以空灵声线演绎漂泊主题,成为早期代表作;
影视跨界:为电视剧《推手》演唱推广曲你又遇见爱情》,融合流行与抒情风格;
情感共鸣:单曲《努力活着》自述奋斗经历,歌词“半生风雨半生寒”引发草根群体共情。
争议事件与公众形象
核心争议:
合约纠纷:2021年因与经纪公司解约陷入法律纠纷,被部分粉丝质疑“忘恩负义”,回应称“尊重契约精神”;
内容尺度:早期直播因频繁使用变声器被误认为“女装大佬”,后调整内容侧重才艺展示;
网络风波:2024年因否认与某主播的绯闻关系,直播中直言“卑微不是我的选择”,引发舆论两极分化。
社会评价:
官媒曾点评其“以正能量内容传递快乐”,粉丝称其为“直播界劳模”。行业分析师认为,她的成功源于“颜值与实力的极致平衡”,但也警示“过度依赖粉丝经济易陷入瓶颈”。
作为从YY黄金时代走出的标志性主播,崔阿扎的职业生涯映射了网红经济的兴衰脉络。从“千万周星女王”到多栖艺人,她的坚持与困境为行业提供了“长青主播”的参照样本——唯有持续进化,方能抵御时代洪流。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以《碧蓝航线》大凤旗袍、《超级索尼子》兔女郎等角色起步,凭借性感造型与服装细节吸引关注。2020年前后因抖音平台“胶衣COS”系列爆红,胶衣成为其标志性风格之一。

朱素娟
朱素娟的职业生涯充满戏剧性:从基层教师到顶流团队高管,从争议缠身到整改复出,她的故事既是个人奋斗的缩影,也是直播电商行业转型的注脚

大胃王密子君(张榆密)
密子君的职业生涯折射出网红经济的迭代逻辑:从“猎奇红利”到“内容深耕”,她的转型为行业提供了“破圈生存”的样本。

美玲元(DJ MIU)
凭借独特风格(从文静到狂野的切换)在韩国DJ界崭露头角,拒绝进入娱乐圈,坚持独立音乐人身份。以“童颜巨乳”“SneakerGirl”标签走红,被称“人间尤物”“现实版女神”,常被比作林允儿与徐冬冬的结合体。

Msfiiire
青少年时期以竞技体操为职业方向,12岁入选专业训练营,曾有望代表美国队冲击奥运会。因身高发育突破体操选手常规上限(174cm),最终选择退役转型。

崎野希(咲野瑞希 / さきの みずき)
出道初期以“弓道特技”为宣传核心,经纪公司强调其“高中弓道社团团长”经历,首部作品封面以弓箭与校服元素为主视觉,片商标语“箭矢穿透次元壁”引发话题。

娜美(韩爽)
截至2025年4月,娜美仍以抖音为主阵地,日均直播6小时,内容侧重“情感治愈+轻娱乐”。尽管尝试多领域转型,但受限于“仙家逆徒”标签与行业监管压力,未能恢复巅峰影响力

陈翔
陈翔以草根视角和“土味化”喜剧风格立足影视行业,擅长挖掘普通人生活中的幽默与共鸣。从电视台编导转型为短视频创作者,再成功跨入网络电影领域,逐步建立起“陈翔六点半”IP的商业价值与观众黏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