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信息
活跃平台:抖音、小红书、西瓜视频、哔哩哔哩
账号定位:原创搞笑短视频创作者、沙雕日常内容生产者
粉丝体量:截至2025年4月,抖音粉丝量超37万,小红书单周涨粉峰值达8.33万,西瓜视频单条播放量最高突破380万次。
内容标签:无厘头整活、分饰多角、流行语演绎、生活化搞笑
内容生态与创作特色
早期出圈内容:
以“吃拉丝糖粘掉牙”事件引爆全网,视频中因不信邪叠加多片糖导致牙齿脱落,以幽默自嘲呼吁“拔牙新方法”,单条播放量迅速破百万。此后持续输出《睡衣蹦迪》《黑帮老大摔跤记》等系列,通过浮夸的肢体动作和快速切换的角色扮演形成独特风格。
创作核心逻辑:
主打“10岁小孩哥的反差萌”,在卧室场景中穿着睡衣演绎成人化社会议题,如《职场摸鱼指南》《相亲修罗场》等,结合当下热梗(如“遥遥领先”“尊嘟假嘟”)二次创作。视频常以“分饰多角”形式呈现,一人扮演多个角色对话,通过变声器调整音调,无缝切换场景。
技术亮点:
自主掌握基础剪辑技能,转场设计丝滑流畅,如《我被黑帮老大摔来摔气》中利用错位拍摄制造夸张打斗效果;背景音乐多选用魔性洗脑神曲,强化内容记忆点。
争议事件与形象管理
内容尺度争议:
早期《怨种父子日常》系列因“厕所整蛊”“泥潭互殴”等桥段被批“低俗博眼球”,团队迅速调整方向,推出《三代同堂的边界感》等家庭温情短剧,平衡娱乐性与正向价值引导。
年龄合规性质疑:
部分网友质疑10岁未成年人高强度更新是否影响学业,父亲通过幕后花絮视频展示“周末限定创作”机制,并公开学校成绩单佐证学业与兴趣平衡。
原创性保卫战:
面对“抄袭国外博主”指控,发布《灵感诞生记》专栏,展示从网友投稿、热点事件到剧本孵化的全过程,建立“皓家军创意工坊”吸纳粉丝创意投稿。
内容矩阵与跨平台运营
差异化布局:
抖音主攻15秒竖屏快节奏搞笑;西瓜视频侧重剧情长视频开发,如连载剧集《疯狂家族》;小红书深耕图文二创,发布《100种人设穿搭图鉴》等衍生内容。
粉丝生态建设:
发起“皓子模仿大赛”,鼓励用户翻拍经典桥段,优秀作品可获得联合投稿机会;定期举办“睡衣主题直播日”,与粉丝连麦共创即兴短剧。
技术赋能互动:
开发“皓子变声器”小程序,开放角色音效库供粉丝二创使用;在B站发布《一键生成沙雕视频》教程系列,分享手机剪辑技巧。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2008年开始接触COSPLAY,初期以低成本自制服装和角色还原为主。2009年首次亮相职业舞台,担任丹阳首届Cosplay大赛嘉宾,逐渐在地方漫展中积累人气。

迷失人形QUQ
以模特身份进入COS圈,早期作品以冷艳气质和完美身材比例吸引关注,因名字“迷失人形”独特且带有日系风格(灵感源自《蔷薇少女》中“人偶”的日文写法)迅速被圈内熟知。

仙九Airi
2019年以日常写真和泳装照积累人气,逐渐转型专业COS领域。2020年凭借《明日方舟》闪灵音乐会主题COS爆火,冷艳气质与角色还原度被赞“从游戏走出的本尊”。

戚依晗(白醋少女)
从微博九宫格女孩到拥有代表作的新生代演员,戚依晗的七年蜕变印证了网红转型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森林北(李巧)
森林北(李巧)从新疆民宿拓荒者到借颜值意外出圈,她以文旅纪录片沉淀专业;当汪峰恋情引爆流量,争议与商业如影随形——一场从葡萄园到直播间的跨界跃迁,终在玉石与黄金的售罄声中完成网红终极变现。

聂小雨
聂小雨这一位北京大妞从服装设计师转身破局——借翻唱视频叩开流量大门,用汽车测评打破性别偏见;紧身裙争议中坚守“穿衣自由”,旗袍变装时传递文化自信…十年蜕变印证:真正的网红生命力,在于敢把专业沉淀变成破圈武器。

脱尾巴Mizuki
2010年开始接触cosplay,首个角色为《魔法少女小圆》的鹿目圆,凭借清纯校园风初步积累人气。昵称灵感来自日本画师toi8的谐音,结合个人对“尾巴”的喜爱,最终定名“脱尾巴”。

意公子(吴敏婕)
意公子(吴敏婕)这一位厦门姑娘把中文系底蕴熬成绿衣铠甲——从电台主播到3000万人的文化向导,政协提案里藏着龙门石窟的晨露与黄河水汽;当学术争议掀起风暴,她让五千年文明在钢筋森林里长出新的枝桠,证明真正的传播力生于敬畏,长于共情。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