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信息
本名:苏佳寅
出生日期:1987年(2025年38岁)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家庭背景:父母为原宁波京剧团演员,自幼受戏曲艺术熏陶。育有一子,家庭生活低调,社交媒体常分享亲子互动日常。
教育背景:山东某大学编舞专业,后转型舞台主持及喜剧表演。
职业标签:短视频创作者、方言文化推广者、喜剧演员
职业轨迹
艺术启蒙与转型
出身梨园世家,幼年学习京剧基本功,高中后转向编舞专业,毕业后因舞台主持天赋被发掘,活跃于宁波本土商演及剧院活动。2020年9月入驻短视频平台,以“宁波小阿哥”IP创作方言喜剧,凭借《打麻将系列》《家庭情景剧》等作品快速吸粉,单条视频播放量破千万,成为宁波本土文化符号。
内容创作特色
以宁波方言为核心,融合复古讲堂、经典影视配音、热点新闻改编等轻喜剧形式,传播“老底子”文化。代表作《宁波话版流行歌曲》将《大风吹》《孤勇者》等热门曲目改编为方言版本,引发年轻群体模仿;《麻将起源考》系列结合学术观点,用幽默方式科普宁波方言与民俗关联。
争议与突破
早期因“流水线式创作”被质疑内容同质化,回应称“方言保护需先扩大声量”。2024年调整策略,推出《宁波老话辞典》系列短视频,邀请语言学者参与脚本,深度解析方言词汇的历史脉络,获央视《方言保护计划》栏目转载。
公众形象与风格
视觉符号
标志性圆框眼镜、复古中山装造型,直播间背景常布置宁波老城街景手绘墙。日常穿搭以棉麻材质为主,呼应“质朴宁波”人设,2024年Met Gala以回收渔网制成的“海浪纹”西装亮相,强调环保理念。
内容价值观
拒绝低俗笑点,主张“温暖干净的幽默”,作品常融入孝道、邻里互助等传统主题。直播中与网友共创《宁波话生存手册》,收录“地铁报站方言版”“菜场砍价秘籍”等实用内容,被本地文旅局采纳为城市宣传素材。
社会参与
方言保护行动
联合宁波大学语言研究所发起“老话新声”计划,录制濒危方言音视频库,覆盖慈城、象山等地方言变体。2025年推出方言学习小程序“阿拉讲大道”,用户可通过AI语音互动练习宁波话,上线首周注册量破50万。
商业跨界
2024年与宁波老字号“缸鸭狗”合作推出联名汤圆礼盒,包装印有方言俚语盲盒;2025年跨界设计“麻将文化衫”,将“红中”“白板”等元素与宁波地标结合,部分收益捐赠方言保护基金会。
家庭与健康
育儿理念
坚持带儿子晨跑、跳绳,抖音账号“小阿哥养成记”记录亲子运动日常,2024年因“40度高温下父子10公里跑”视频登热搜,回应称“运动是意志力教育,与成绩无关”。
抗癌经历
2025年初确诊结肠癌中晚期,公开治疗过程呼吁年轻人重视体检,短视频《抗癌日记》系列记录化疗心态、饮食调整等细节,获百万网友祈福。患病期间仍坚持更新《宁波话病房小课堂》,用方言讲解医学知识,被媒体评为“生命教育范本”。
近期动态
文化项目
筹备方言主题微电影《三江口往事》,以民国宁波帮创业为背景,全片采用方言对白,计划2025年底登陆流媒体平台。
公益行动
发起“方言守护者”志愿者招募,联合医院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提供免费肠胃镜筛查,首期活动覆盖宁波六区2000人。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北京大学学者曾分析其内容“贴合社会心态,反抗虚伪审美”;《工人日报》称其段子“需要想象力与社会观察力”。

戚依晗(白醋少女)
从微博九宫格女孩到拥有代表作的新生代演员,戚依晗的七年蜕变印证了网红转型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爱吃香菜
视频中常以深邃眼神、优雅肢体语言营造“仙气奇幻世界”,被粉丝称为“镜头下的油画少年”

皮皮娘(翟清宇、Nicole)
这位游走于光影艺术与欲望深渊的复杂个体,最终成为移动互联网初代网红生态的典型切片——她的故事既是个人命运的沉浮录,也是数字时代身份解构与重建的隐喻标本

牌牌琦(李孟琦)
独创“八步摇”“倒车摇”“花手摇”等社会摇变种,团队表演融合灯光、口号、队列编排,形成工业化内容生产模式

莉哥(杨凯莉)
作为早期现象级网红哥的职业生涯折射出直播行业的野蛮生长与监管盲区。其案例被写入《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教材,警示从业者“娱乐底线不可逾越”

张雅涵Kimi
这个台南姑娘的人生,恰似她手中变幻的脸谱——从球场性感到文化使者,从“宅男女神”到非遗斗士,每次撕裂都带来新生

王瑶
王瑶的故事既是直播电商野蛮生长期“造富神话”的缩影,也是女性在家族企业中被裹挟的典型案例。从“高颜值富太”到争议焦点,她的每一步选择都暴露了流量经济的双刃剑效应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