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核心:一只兔狲的生命终章
2025年3月14日凌晨,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内的雌性兔狲“狲尚香”因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去世。这只2019年于西宁大通县被救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经历食欲减退、益生菌治疗、腹膜炎诊断与三天输液抢救后,最终未能挺过病痛。解剖结果显示其十二指肠存在直径2毫米的穿孔,病理化验确认死因。园方于3月24日发布公告,引发公众对濒危物种保护的广泛关注。
家族命运:三代兔狲的生存困境
狲尚香的离世为其家族悲剧再添一笔:
配偶“狲思邈”:中国唯一圈养雄性兔狲,因2022年进食时鸡肉卡喉窒息死亡,其生前因“4秒交配”视频走红,成为初代“网红兔狺”。
女儿“狲大娘”:国内首只人工繁育兔狲,2021年诞生时引发轰动,却在2024年因子宫蓄脓病亡,年仅3岁。
现存亲属:姑姑“狲小妹”(2015年被救护)、姐姐“狲小满”(园区最年长个体)及人工繁育的雄性幼崽“狲三郎”。目前西宁野生动物园仅存3只高原亚种兔狲,均为无法回归野外的救护个体。
物种危机:全球最艰难的猫科动物保育
兔狲作为已生存1500万年的古老物种,其人工繁育堪称世界级难题:
环境敏感:适应干燥寒冷的高原气候,圈养环境需精准控制温湿度,潮湿环境易致疾病。西宁动物园虽为国内唯一饲养机构,仍难以完全复刻自然栖息条件。
繁殖困境:幼崽死亡率极高,狲尚香与狲思邈的三只幼崽仅存活“狲大娘”;全球圈养兔狲不足百只,尚无动物园实现稳定繁育。
免疫缺陷:对弓形虫等寄生虫抵抗力极弱,2021年狲大娘姐弟曾感染新型猫瘟病毒,导致两只幼崽夭折。
公众争议:保育伦理与技术瓶颈
狲尚香家族的“网红化”引发多重讨论:
技术质疑:人工繁育是否加剧物种脆弱性?狲大娘因圈养环境缺乏运动诱发子宫疾病,暴露饲养管理缺陷。
伦理反思:将濒危动物置于聚光灯下,是科普教育还是消费苦难?网友为“狲星团聚”哀悼的同时,质疑圈养对动物天性的剥夺。
保育悖论:救护无法野外生存的个体虽能延续种群,但人工干预可能削弱物种自然进化能力。西宁动物园坦言,现有技术仅能维持存活,无法实现种群复兴。
未来启示:在科学与共情中寻找平衡
狲尚香的死亡为野生动物保护敲响警钟:
科研突破:需加强兔狲基因组学与病理学研究,开发针对性疫苗(如应对新型猫瘟病毒)。
环境优化:探索半野化训练场地,模拟岩洞栖息与捕食行为,减少圈养导致的生理退化。
公众参与:通过“云认养”等方式让民众深度参与保育,而非仅停留在“萌宠观赏”层面。
西宁野生动物园表示,将继续公开透明披露救护进展,并计划联合国际机构开展兔狲保育技术攻关。正如园长齐新章所言:“它们用短暂的生命照亮物种存续的道路,而我们能做的,是让这道光不再孤独。”
结语
从“网红家族”到濒危警示,狲尚香的一生折射出人类在自然保护中的傲慢与善意。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为它们点亮蜡烛时,更需要思考如何让科学理性与生命敬畏并行——这不仅关乎兔狲的命运,更是所有濒危物种的共同课题。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新城真由美这位追星索签名的女孩,在拓摩化光的泪水中读懂战争残酷;从反对哥哥出征到亲手挽救迪迦,从普通护士到独当一面的护士长—她让TPC的白色制服,成了绝望里最温柔的防线。

95后女孩出租自己(曹玫)
曹玫的“出租人生”是一面棱镜,映照出当代中国人在传统伦理与现代自由间的撕裂。她的职业生命力源于社会规则的缝隙,却也因这些缝隙的不可预测性而充满危机

陈嘉欣(七岁八块腹肌武术女孩)
被赞“自律性与专注力远超同龄人,训练中乐此不疲”

网红晚晚
以豆瓣为起点,分享文艺穿搭、艺术见解,开创“晚晚风”——低饱和度莫兰迪色系搭配、强调腰臀比的穿搭风格,成为文艺青年效仿对象

关大福(为救女儿生下的儿子也患罕见遗传病)
关大福这一位青岛退伍军人为救女冒险生子,却陷遗传病误诊困局;儿子成第二个患者,移植后遗症缠身,女儿仍在等待生机,廿年挣扎未脱医疗误判阴影。

唐尚珺
“高考钉子户”“千禧年代追梦人”“纪录片《高十》原型人物”

葛夕
主张亲密关系中的平等与信任。拒绝悲情叙事,强调“离婚是自我重塑的开始”,其冷静理性的处理方式被媒体称为“新女性情感范本”

范雨
范雨这位上海弄堂里读诗的女孩,把学问做进云贵山坳的图书馆;她说婚姻是“双人舞”——他台前演英雄,她幕后点亮教育的灯!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