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础信息
出生与教育:196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父母务农。198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焊接专业,后获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职业起点:1988年加入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前身),从基层技术员起步,历任销售处处长、总经理等职,2021年接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二、职业生涯与成就
海尔转型与全球化
主导海尔从传统家电企业转型为生态型企业,推动“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带领海尔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24年布局智慧住居、工业互联网和大健康三大赛道,通过控股新时达、收购开利商用制冷等拓展产业生态。
2025年推出“三筒懒人洗衣机”,实现内衣、袜子、外衣分筒洗,产品设计灵感源自用户互动,延续海尔“用户至上”传统(如1996年研发洗地瓜洗衣机)。
创新与产学研结合
2024年向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捐赠20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主导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使海尔成为首批通过ISO9001认证的中国企业,并推动“人单合一”模式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
三、公众形象与热点事件
两会走红与高情商应对
2025年3月两会期间,因与雷军同框时的“社恐式微笑”被制成表情包全网刷屏,网友调侃“结界兽本兽”“被迫营业的i人”。
幽默回应:“欣然接受调侃,已发掘有才网友做代言人”,并提前开通抖音、微博等社交账号。首条视频自嘲“逼疯理工男”,与雷军互动探讨海尔与小米生态合作。
低调务实的企业家风范
自称“不想做网红”,专注产品与服务,出差坐经济舱,办公室保留20年老台灯,被员工评价为“业务型领导”。
2024年因“冻龄状态”和健身哲学走红,抖音“璇风健身课”粉丝破百万,分享“运动是与身体的对话”。
四、商业战略与跨界布局
生态化战略
提出“从生产家电到生产用户体验”,打造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与小米合作探索HomeGPT技术应用。
创立“艺璇传媒”签约新人,投资餐饮品牌“羲和雅苑”、医美机构“臻颜荟”,布局健康产业。
资本与品牌运营
2025年注销部分空壳公司,聚焦影视制作与健康产业,旗下“璇品牌”涵盖代餐粉、瑜伽服等品类。
计划推出女性成长平台“璇学院”,聚焦离异女性再就业培训,首期课程获千万风投。
五、未来动向
科技探索:推动海尔AI战略,2025年两会提案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智慧家庭创新。
文化传承:筹备纪录片《舞者之路》,探访中国民间濒危舞种传承人,自曝将重拾舞蹈专业。
社会影响:发起青少年艺术扶持计划,重点关注中西部影视人才。
总结
周云杰的37年海尔生涯,是一部从“寒门焊工”到“全球智造领航者”的逆袭史诗。他以工程师的较真精神打磨产品,用“用户需求即创新方向”的理念定义行业标准;从1988年带着焊接技术投身海尔,到2025年用三筒洗衣机掀起“懒人革命”,始终践行“质量是用户真实体验”的初心。在流量狂欢中,他既以“欣然接受调侃”的胸襟拥抱互联网,又以“不做网红做产品”的清醒坚守制造业本心。
作为中国实业家的缩影,他既能低头打磨每一颗螺丝——曾带着分贝仪驻点实验室72小时解决洗衣机噪音问题;也敢抬头仰望产业银河——布局工业互联网、大健康等生态领域。正如他在达沃斯论坛所言:“智能制造不是机器换人,而是数据赋人。”这位58岁的山东汉子,正以焊枪般的专注与幽默,焊接起中国智造与Z世代的情感桥梁,书写着传统企业破圈重生的新范式。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李大霄的职业生涯折射中国资本市场变迁:早期以技术分析见长,中期借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后期成为财经娱乐化现象的代表人物

刘晓艳
从商丘师范二本生到争议性考研名师,刘晓艳以“骂醒式教育”和逆袭人设撬动百万学子市场

韩红(央金卓玛)
她的歌声穿透时代,她的善举温暖人间,而未来如何在商业、艺术与公益的三重维度中保持平衡,仍是其职业生涯的核心命题

郭晶晶
以“反弓入水”“教科书级压水花”技术闻名,雅典奥运会红色泳衣与北京奥运“金镶玉”奖牌成国民记忆

埃隆·里夫·马斯克(Elon Reeve Musk)
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榜首

张本智和
张本智和的人生是一场跨越文化与竞技的博弈:从四川移民后代到日本乒坛旗帜,从“神童”赞誉到奥运挫败,从技术革新到身份争议

朱芳雨
CBA历史第一人:首位总得分破万、15次全明星、8次总冠军、4次FMVP

马筱梅(Mandy)
这位34岁的女性正站在豪门恩怨与自我重塑的十字路口,其能否在非议中构建稳固家庭关系,将成为持续关注热点
暂无评论...